歐洲刑警組織(Europol)及歐洲司法合作單位(Eurojust)主導的「SIMCARTEL」國際行動,近日逮捕7名犯罪集團成員,沒收1,200個SIM Box裝置、40,000張活躍SIM卡及5台伺服器,並凍結43.1萬歐元及33.3萬美元犯罪資金。此犯罪帝國提供80多國假電話號碼,供駭客建立近4,900萬惡意線上帳戶,用於釣魚、簡訊詐欺、勒索、移民走私、冒充警察及兒童性虐材散布等重罪,導致奧地利及拉脫維亞逾3,200起案件,經濟損失達數百萬歐元。Europol形容其基礎設施「高度精密」,行動規模持續揭露中。資安專家警告,台灣電信業易成類似目標,需強化SIM卡監管及跨境合作,防範詐欺及間諜攻擊威脅數位安全。
行動由奧地利、愛沙尼亞及拉脫維亞執法部門執行,於拉脫維亞「行動日」突襲犯罪據點,Europol發布影片顯示警方破門而入,現場堆滿數十萬張SIM卡及相關設備。Europol新聞稿指出,犯罪集團透過線上服務販售註冊於80多國的假電話號碼,讓威脅行為者偽裝身分及位置,執行釣魚(phishing)、簡訊詐欺(smishing)、勒索、移民走私、冒充警察及兒童性虐材散布等犯罪。該網路創造近4,900萬個惡意線上帳戶,掩蓋犯罪者真實身分,Europol強調:「此網路讓多數嚴重犯罪成為可能,否則無法實現。」行動中,Shadowserver基金會(資安非營利組織)協助瓦解基礎設施,該組織於X(前Twitter)發文表示:「自豪支持執法夥伴另一成功網路犯罪破壞行動。」Shadowserver拒絕評論執法細節,但其政策不公開相關活動。
SIM Box為非法裝置,可同時處理數百張SIM卡,模擬多線電話,規避電信監管,用於大規模詐欺及攻擊。犯罪集團利用此服務,讓駭客在社群媒體及電信平台建立假帳戶,隱藏位置執行惡意活動。Europol新聞稿顯示,SIMCARTEL行動凍結犯罪資金,控制2個非法網站,預防進一步損害。BleepingComputer報導,此網路供應假SIM卡給全球犯罪集團,導致數百萬歐元損失,行動揭露CaaS模式演進。Security Affairs分析,SIM Box常見於非洲及亞洲詐欺,但擴及歐洲顯示全球供應鏈。
此行動屬歐洲多學科反犯罪威脅平台(EMPACT)當前週期,聚焦高風險犯罪網路、網路攻擊、人口販運、兒童剝削、移民走私、詐欺及金融犯罪。EMPACT每4年循環,優先打擊歐盟犯罪重點。Europol新聞稿顯示,SIMCARTEL行動凍結犯罪資金,控制2個非法網站,預防進一步損害。The Hacker News指出,此網路規模龐大,行動揭露SIM Box在全球犯罪生態的角色。Dark Reading聯繫Shadowserver,組織確認支持行動,但不評論細節。
台灣資安專家分析,此事件對本土電信及金融業警訊。台灣SIM卡註冊綁定身分證,防詐欺嚴格,但假SIM卡仍透過走私流入,用於洗錢及攻擊。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表示,將監測SIM Box相關威脅,強化與Europol合作,呼籲電信業者監控異常流量。NCC亦提醒,消費者避免購買不明來源SIM卡。趨勢科技台灣區總經理洪偉淦受訪時指出:「SIMCARTEL網路提供4,900萬假帳戶,台灣電信業易成目標,需即時偵測SIM Box使用。」他建議,部署AI流量分析、國際共享IOC,並推動SIM卡綁定生物識別,防範詐欺導致經濟損失逾數十億元。
此行動與近期資安趨勢呼應,如Cisco零日漏洞遭APT利用、Akira攻擊SonicWall VPN,顯示CaaS及供應鏈攻擊興起。Europol強調,SIM Box讓犯罪「無所不在」,台灣需借鏡,強化邊境監管及執法合作。企業防禦之道包括:監控社群假帳戶、啟用MFA、定期審核SIM卡使用。隨著5G普及,SIM Box威脅料將加劇,台灣需加速防禦,確保數位通訊安全。
出處:Dark Reading 作者:Kristina Beek,Dark Reading副主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