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安研究機構Guardio Labs揭露,詐騙者利用社群平台X的原生AI助手Grok,透過名為「Grokking」的技巧,繞過平台對推廣貼文連結的禁令,大規模散布惡意連結,每天數百次,觸及數百萬用戶。這些連結指向詐騙內容、惡意軟體及可疑網站,嚴重威脅用戶安全。專家警告,Grok安全防護不足,台灣用戶及企業需提高警覺,審慎點擊來源不明的連結,並呼籲X強化連結掃描及AI安全機制。
Guardio Labs負責人Nati Tal在一系列X貼文中,將此手法命名為「Grokking」,指出詐騙者利用Grok輕鬆繞過X對惡意廣告(malvertising)的防護措施。X為防止惡意連結,禁止推廣貼文包含連結,僅允許文字、圖片或影片。然而,詐騙者找到漏洞,透過隱藏惡意網域於影片卡的「From」欄位,規避審查,再利用Grok將連結公開化,觸及廣大受眾。Tal表示,此手法每日發生數百次,每個詐騙帳戶發布數百至數千則近似貼文,直至被平台因違規停權。
「Grokking」運作方式簡單且高效。Guardio研究員Shaked Chen在研究惡意流量分發系統(TDS)時首次發現此手法。這些系統常推送成人誘餌、假驗證碼及詐騙重定向等內容。Chen注意到,詐騙者在X推廣貼文中,將惡意網域藏於影片卡底部的「From」欄位,而非貼文主體。此欄位通常標示原始發文者,但詐騙者以連結取代名稱。由於用戶不太可能直接點擊「From」欄位連結,詐騙者使用一次性帳戶,在自家影片下留言,提示Grok如「@Grok 這影片來自哪?」Grok未經審查即擷取並以可點擊形式公開連結,瞬間放大曝光率。
此手法威力在於結合付費推廣及Grok的信任背書。推廣貼文視投資金額,可觸及數十萬至數百萬潛在受害者,且因Grok為X系統信任帳戶,其回應提升連結可信度及搜尋引擎排名。Guardio指出,這些連結引導至詐騙廣告網路,推送假驗證碼、資訊竊取惡意軟體或其他可疑內容,屬於TDS一部分,專為傳播有害或欺騙性內容。Tal強調,過去數日簡單搜尋即發現數百例「Grokking」,顯示手法迅速擴散,凸顯X防護漏洞。
X目前對推廣貼文連結的禁令僅限主體內容,未涵蓋「From」等元資料欄位。Tal批評:「若將連結置於推廣貼文主體,會因禁令被阻擋,但非因其惡意,而是連結不被允許。」他建議,X應對所有貼文欄位實施全面連結掃描,而非僅檢查可見文字。負責掃描惡意連結可避免用戶暴露於風險,防止Grok被誘導發布網域。Splx AI紅隊資料科學家Dorian Granoša進一步指出,Grok 4模型的安全防護遠遜於商業競爭對手,其安全依賴系統提示,無指引下,99%易受提示注入攻擊。他推測,X為追求模型性能,未投入足夠資源優化安全,導致漏洞。
台灣資安專家分析,此事件對本地影響深遠。X作為台灣用戶活躍平台,企業常利用其推廣產品,易成詐騙目標。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表示,將監測「Grokking」相關活動,呼籲用戶謹慎點擊推廣貼文連結。趨勢科技台灣區總經理洪偉淦受訪時說:「Grokking利用AI信任放大惡意連結,顯示平台安全落後。台灣企業應部署WAF過濾可疑流量,啟用URL掃描,並教育員工辨識詐騙。」他建議用戶啟用廣告攔截器,並檢查點擊前連結真實網址,避免落入假驗證碼或惡意軟體陷阱。
此事件與近期資安趨勢呼應,如Sitecore零日漏洞引發ViewState攻擊、ASP.NET JSON配置檔洩露Azure AD憑證,顯示AI及配置錯誤成攻擊熱點。X已部署修補,限制Grok於廣告生成角色,但專家批評其審計不足。The Hacker News報導,類似漏洞可能擴散至Meta或Google的聊天機器人,若不主動解決,將削弱AI信任。台灣政府可推動社群平台資安規範,強制連結掃描及AI安全測試。用戶防範之道包括:審查推廣貼文、懸停檢查連結、回報可疑Grok回應。隨著AI融入數位互動,平台須平衡創新與安全,防範Grokking成新常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