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工攻擊佔資安事件逾三分之二,傳統意識訓練如半年一次模組及釣魚遊戲,無法有效降低風險。領先企業轉向「人類風險管理」模式,應用心理學及認知科學原則,設計行為改變課程,讓使用者從弱點轉為第一道防線。Cognitive Security Institute執行長Matthew Canham博士表示:「訓練從告知政策轉向驅動行為改變。」資安主管強調,COM-B模型(能力、機會、動機)及情境意識訓練,助員工在壓力下激活「慢思考」,台灣企業AI轉型加速,此模式成關鍵,呼籲融入企業文化,防範深度偽造及BEC攻擊導致巨額損失。
Ericka Chickowski於Dark Reading專文指出,現代資安威脅多源使用者錯誤,傳統訓練僅提供事實及遊戲,點擊率低即視為成功,但無法改善風險。Canham表示:「意識不等於行為改變,如健康知識不保證行動。」University of Kent資安讀者Jason Nurse博士強調,訓練需聚焦TTP策略,而非技術細節,教導攻擊背後操縱心理,如急迫感及恐懼,助員工在疲勞或多任務時暫停驗證。
應用COM-B模型驅動行為 Nurse建議以COM-B模型設計訓練:能力包括意識及程序訓練;機會提供安全架構及護欄;動機透過文化獎勵安全選擇及報告。Keeper Security資安長Shane Barney表示:「當資安成文化,透過對話、領導示範及回饋,員工從弱點轉為防線。」台灣企業可效法,設立跨部門委員會,整合CISO、CIO及HR,確保訓練融入業務。
激活「慢思考」反射 Darktrace資安及AI策略副總裁Margaret Cunningham博士指出,訓練應教導操縱戰術背後「為何」及引發情緒,如急迫或職涯恐懼,讓員工在壓力下暫停。「情境意識優於數位攻擊知識,疲勞、多任務及急迫可壓垮謹慎用戶。」Canham強調,軍事訓練模擬戰鬥情境,資安訓練應模仿真實攻擊,教導情緒反應如慌亂時需驗證。台灣企業可開發情境模擬App,定期推送「慢思考」提醒,防範AI生成電郵如假CEO指令。
咬合式教育「輕推」模擬真實 領先程式強調頻繁、咬合式輕推及情境模擬,Barney表示:「威脅每日演變,年度訓練過時,持續小量教育連結真實事件,保持相關及可行動。」Canham同意,模擬真實生活最有效,避免Mario Bros式遊戲,員工易怨恨浪費時間。Cunningham警告,過度訓練致燒盡及習慣化,若視資安為噪音,將忽略。「最佳應用為自願參與及排行榜遊戲,基於情境測試行動。」台灣企業可透過企業App推送每日資安挑戰,獎勵報告可疑行為。
指標更具意義 Nurse批評,點擊率及模組完成率過時,CybSafe開發SebDB開源資料庫,記錄101種資安行為,如蓋網路攝影機或防尾隨。Canham表示,紀律化指標助改善訓練內容及交付,爭取預算。「資安常被視為事後,適當指標助領導溝通並爭取資金。」Nurse建議隨機對照試驗(RCT),比較訓練組與控制組,驗證效能。台灣企業可採用RCT評估訓練ROI,量化行為改變如報告率提升。
謹慎使用遊戲化 遊戲化熱門,但Canham謹慎:「若不模擬真實,易無效或引起怨恨。」最佳為自願參與及基於行動排行榜。Cunningham同意,情境錨定日常工作,避免過度。
強調正面強化 領先程式獎勵報告及模擬表現,避免懲罰錯誤。Canham表示:「失敗是學習,懲罰阻礙報告。」Barney強調,準備而非完美,員工感賦權而非責備,更願報告。
聘請心理學專家 Nurse指出,優秀程式聘心理學及行為科學家設計課程。「職缺從技術或HR轉向心理背景,理解行為改變並對應資安。」台灣企業可與大學合作,引入行為專家,開發客製訓練。
此報導與近期資安趨勢呼應,如OpenAI揭AI優化釣魚、Ironscales報告85%企業遭深度偽造,顯示人類因素關鍵。Canham強調,文化轉型讓員工成防線。台灣政府可推廣COM-B訓練,強制企業年度行為評估。企業防禦之道包括:RCT驗證訓練、獎勵報告、聘行為專家。隨著AI攻擊演進,行為改變訓練成